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

心得分享4/10/2014 蘇雅婷 小姐《與山海共生之非核家園》演講心得

再一次聽到了非核家園的演講,這次的主題向於台東地區,講的重點是面對無空間處理的核廢料,到底應不應該放在台東?
講者說,現在的美國已經規定全世界處理核廢料已經不能丟入海中,因此政府想要把台東當成第二個蘭嶼來處理核廢料,因此出現了反彈的聲浪。
但我的想法是,若不放在一個人煙最稀少的地方,對全民造成傷害最小的地方,那這些核廢料要如何解決?所以我認為要抗爭的不是反核,因為反核目前這些核廢料還是要處理,還是得找地方處理,這樣會變成無限迴圈的問題,會不斷的抗爭下去。因此,我覺得重點是在於說,如何讓那些核廢料變的安全?是不是要設一個監督機制,或者是要做完善的保護裝置,才能解決問題,並讓當地人安心。
最後我覺得,不管廢不廢核,核對人類有害是事實,但他也是一種可以提供大量能源的一種東西,所以取其利而免其害,才是我們應該想辦法的地方。

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

3/13/2014 講者 陳育芳《核電員工的最後遺言》蔓延計畫 演講心得

核電,對我們來說是把雙面刃,在工業革命後,電的重要性就變的難以取代,但以目前全世界的發電主力都是以火力來發電,這種方式既不環保又不符合經濟成本。核電的起源是在18世紀後,人類對物質的研究重心從古典物理慢慢轉到近代物理,也因此,得知了一種可以在短時間內創造高能的方法,叫核分裂,而這,改變了歷史,也改變了人類對能量的看法。核電不會像煤一樣產生許多廢氣,也不會像煤一樣,很快將面臨挖完的問題,算是一種新興能源,乍看之下,好似有許多好處,但我們不知道的是除了熱能與gamma波外,在核分裂過程中,還會分裂出多少的未知能量,而這,又是否會對人類造成甚麼為害呢?在這裡,已經碰到了許多的未知,也不知該如何控制這些未知,更恐怖的是這些未知所被觸發的critical point也都不知道,用一個充滿這麼多不安定因素的東西,對人類真的是好嗎?但電又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源,所以煤總有一天會用完,也總會有需要新能源的時候,當那天到來時,我們是否有能力準備好,讓新興能源無縫接軌的取代目前的供電量?因此,我的想法是,若要建核電,用核電,需要再等科學更成熟一點,更進步一點,等到真能瞭解核的概念,在去衡量用的必然性,且同時多方發展替代能源,找出最好的供電方式。

3/6/2014 叫我第一名 觀後心得

主角是一名罕病患者,他的問題是無法長時間專心,並在緊張時會以高頻率的次數發出怪聲,他的夢想是當一名教師,但在求職的過程中,大家對老師的刻板印象是穩重且專注,不許發出怪聲,也因此讓他的求職路走的非常不順,這是一個個案,也是一個通案,當一個人已經對一個想要的東西產生了刻板印象,不去對不符合期待的樣本深入了解,則這個東西就會照著他的原本期望來走,但可能也因此會喪失獲得更好的樣本的機會,如同主角,因為他的疾病,讓他無法容易獲得教職機會,但也因他的疾病,讓他更懂的感同身受,作一個更能了解學生的老師,因此,這部片子讓我看到的不是要同情或憐憫罕病者,而是看到在他們身上獨特的優點,並包容他們的不同,如同我們包容與自己習慣不同的人一樣,可以有機會各自發揮所長,造成雙贏的局面。

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

心得分享 2/27/2014 守護杉原灣運動演講

這次的演講主題講的昰美麗灣的部分,並由美麗灣延伸到許多環繞於我們身邊的環保議題,人類為了自身利益,不斷的向自然界奪取資源,不但毀壞了環境,更是造成許多的生物無家可歸,甚至到瀕臨滅絕的地步。若以人為本位來看,在破壞自然的同時,對人類造成的利益,是否利大於弊?我想,這個答案不能被回答。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下,是由少部分的人掌握了大部分人的資源,而由此來看,當這些少部分人的利益衝突到大部分人的利益時,大部分人的利益就會被侵害,再由自然界推回來,自然界當中一切都是守恆的,萬物皆有自己的平衡,若少部分人要強行破壞這個平衡,則此平衡會先經過動盪,再趨向平衡,而在自然界中,人類是何等的渺小,人類的生活已經配合了長期穩定的自然規律,在動盪及再平衡時,人類的生活便不能快速適應動盪的自然,也因此,有一些自然災變等等的消息會更加頻繁的出現,對大多數的人來說,為了少部分人的利益,要犧牲大部分人的平穩生活是不公平的,因此,不管從自然中的生物的關懷來看,又或者是由人為主體的本位主義來看,守護杉原都是我們該做的義務。